總結民法典編纂經驗 推動民法典貫徹實施
——中國法學會“積極推動民法典實施座談會”發言摘編
運用民法典編纂經驗 開展法典化立法研究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許安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總結編纂民法典的經驗,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立法領域法典編纂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十三個方面:
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編纂成功的根本保障。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法典編纂工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了此項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為編纂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高度重視,為編纂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將編纂民法典納入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并確定為重點立法項目。
三是扎實豐富的民事立法、司法、理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各方面的實踐,為編纂奠定了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和社會基礎。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立法理念,體現民法典的人民屬性。著力突出保護民事權利這一主線,對社會公眾比較關注的問題作有針對性的規定,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五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立足中國國情實際,突出體現中國民法典的社會主義性質和中國特色。
六是堅持科學立法,把握好法典編纂的規律和特點。深入研究法典編纂的規律和特點,把握好民法典作為編纂式立法、法典化立法、民事基本法立法的基本定位。
七是樹立創新思維,適應法典編纂的新立法形式。從工作思路到工作機制,從體例結構到制度內容,從立法技術到審議方式,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八是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法與時轉則治”。深入研究法治建設中的新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突出民法典的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
九是注重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尊重代表主體地位。通過多種方式充分聽取廣大人大代表的意見,凝聚代表們的最大共識。
十是堅持開門立法,將問法于民貫穿于編纂工作全過程。10次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27次赴地方調研,專門委托國家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展有關調查,為立法決策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民意基礎。
十一是強化理論研究。積極研究民事法律理論,廣泛聽取學界意見,凝聚理論共識,筑牢編纂工作的理論根基。
十二是加強宣傳工作。通過法工委發言人等制度平臺及時對外發聲,回應關切,解疑釋惑,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十三是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立法工作隊伍,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領導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保障編纂工作順利完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中國社科院、中國法學會等參加單位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民法典是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取得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標志性成果。要運用好民法典編纂成功經驗,積極開展法典化立法研究,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其他立法領域的法典編纂工作,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
做好人民法院民法典實施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賀小榮
民法典頒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成立由院長擔任組長的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做好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
一是全面清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范性文件。對標民法典,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至2020年5月28日有效的全部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范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廢止116件、修改111件。對指導性案例一并清理,決定2件不再參照適用。同時,指導各高級人民法院完成本轄區內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通過司法解釋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有力促進了法律適用標準的統一。
二是及時出臺一批與民法典配套施行的司法解釋。聚焦急需解決的民事法律適用問題,制定了涉及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設工程、勞動爭議等領域的7件司法解釋,修訂了《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與民法典同步施行,對于統一裁判尺度、保障民法典正確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三是開展多層次民法典學習培訓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及時制定培訓方案,統籌指導全國法院開展學習培訓。舉辦“人民法院大講堂”民法典宣講輔導12講,舉辦專題培訓班4期,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訓的全國四級法院干警達120萬人次。
民法典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繼續抓好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民法典貫徹實施保障機制。1月4日,組織召開全國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對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再次進行動員部署,健全保障機制,密切跟蹤施行情況,持續推進民法典貫徹實施各項工作。
二是持續做好民法典司法解釋制定工作。3月3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的解釋》,推動民法典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落地見效。目前,正抓緊起草涉外賣快遞平臺用工司法解釋,有序做好民法典總則編、合同編解釋一等的調研論證工作,研究制定商事領域、反壟斷領域的司法解釋,確保民法典的新增重點制度、平等保護理念落到實處。
三是扎實推進民法典的學習培訓工作。緊緊圍繞民法典新增和重大修改制度、新司法解釋以及新舊制度銜接進行重點培訓,注重法典化思維養成,陸續推出配套司法解釋的系列解讀,引導法官更好適用民法典相關規則。
四是注重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功能。發布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取得積極反響。目前正組織各級法院報送典型案例,為人民法院正確適用民法典提供具體指引。
五是有序開展案件審理工作。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了人民法院有史以來商業秘密侵權案件賠償數額最高的侵害“香蘭素”技術秘密糾紛上訴案,貫徹落實民法典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精神。各地法院根據時間效力司法解釋規定,適用民法典宣判了一批案件,例如,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的“打羽毛球被擊中右眼狀告球友案”等。
總體而言,民法典在人民法院得到了全面有效執行,民法典新規定新精神新理念在司法領域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在貫徹實施民法典中全面履行檢察職責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中國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副會長 張雪樵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民法典貫徹實施指出:“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2020年12月7日,高檢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提出全國檢察機關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貫徹實施好民法典,同時會議還專門就民法典的溯及力以及法律適用問題提出了指導意見。
第一,切實做到訴訟監督與司法救濟并重,做強民事檢察工作。一是健全民事申訴受理、審查機制。修訂民事訴訟監督規則,增設長達二年的申請監督期限與申請復查制度,做到有訴必理、七日內及時反饋。對認為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裁定,依法提出抗訴或者發出檢察建議。二是強化精準監督。注重選擇在民法典倡導的法治理念上,有糾偏、創新、進步、引領價值的典型案件,通過公開聽證,發布抗訴決定,努力做到監督一件,推動一個領域、一個地方、一個時期的司法理念、政策、導向提升一步。建成全國民事行政專家互聯網咨詢平臺,借助“外腦”,引入社會監督,確保法律正確適用。三是不斷健全虛假訴訟防范、發現、追究和制裁機制。制發高檢院五號檢察建議后,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虛假訴訟犯罪懲治工作的意見》。統一部署運用虛假訴訟監督智能輔助平臺,加大查辦虛假訴訟和虛假公證、虛假仲裁的執行案件。四是對未成年人、農民工、困難群眾等民事主體通過民事訴訟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依法支持起訴。
第二,以民法典權利規定為遵循,客觀公正履行刑事檢察職能。一是充分尊重和保障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民事權利,通過依法、審慎履職,防止、杜絕對訴訟參與人合法權利造成不應有的侵害和干預。二是妥善處理刑民交叉案件,準確把握罪與非罪界限,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三是把民法典關于損害賠償的原則精神運用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引導犯罪嫌疑人根據案件的事實證據、法律規定等積極履行民事賠償義務。對同時判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的刑事案件,優先執行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
第三,開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助力行政機關依法保護公民、組織合法權益。針對行政訴訟只審查被訴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而不處理實體利益訴求的問題,全國檢察機關把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作為行政訴訟監督的常態性任務,不僅用行政法判斷行政行為是否于法有據,還運用民法典從整體上把握案件爭議問題,理清因果關系,促進行政爭議與民事糾紛一攬子解決,確保案結事了政和。
第四,當好公共利益的代表,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一是會同最高人民法院修訂《關于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把民法典作為公益訴訟應當遵循的基礎性法律。二是貫徹落實好民法典的綠色原則,一月上旬,積極宣傳并推廣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污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民事公益訴訟被宣判勝訴,并加強案例宣傳,加快實踐推廣。三是對公民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以及眾多民事權利主體合法權益被侵害又不便起訴維權等領域,積極穩妥開展公益訴訟。
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熊選國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法典實施是我國法治建設領域的一件大事。司法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推進民法典實施,促進發揮民法典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作用。
首先,深入學習領會民法典精神,切實增強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堅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推進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把宣傳貫徹民法典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二是迅速組織學習。通過專題學習、下發通知、列入培訓內容等方式組織開展系列學習活動,提升實施能力和水平。三是立足全局謀劃。堅持把民法典貫徹實施與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相結合,與服務保障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相結合,與謀劃推進“十四五”時期司法行政工作相結合,推動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其次,加強配套法律制度建設,夯實貫徹實施基礎。緊扣民法典立法精神開展立法工作。一是強化配套立法。在研究制定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突出民法典貫徹實施相關內容。在修訂行政復議法、起草《非存款類放貸組織監督管理條例》等工作中加強與民法典銜接。二是強化法規清理。組織各地區、各部門開展民法典相關的法規清理,研究提出修改、廢止意見。三是強化備案審查。把民法典作為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備案審查的重要依據,維護法制統一。
再次,積極推進執法司法,依法維護群眾權益。堅持把保障人民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一執法標準,加大法律服務力度。一是規范行政執法。把民法典貫徹實施貫穿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全過程,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考核標準,指導地方制定行政執法部門落實民法典工作指引。二是突出律師作用。把民法典學習作為律師培訓、執業活動年度考核重點內容,及時制定修訂律師從事民事相關業務規范和操作指引,指導監督律師依法代理民事案件。三是加強公共法律服務。發揮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作用,擴大民事法律援助范圍。
最后,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營造良好實施氛圍。緊緊圍繞“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一是做好統籌謀劃。聯合中宣部印發《關于加強民法典宣傳的通知》,將民法典宣傳納入全國“八五”普法規劃重點內容,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重點。在民法典頒布一周年之際,司法部將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二是突出重點對象。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加強青少年教育,推動將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三是構建長效機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實施“誰服務誰普法”,推動民法典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為民法典編纂和實施貢獻智慧力量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 王利明
民法典編纂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典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編纂民法典以來,廣大民法學者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中國法學會等有關單位的領導下,積極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為制定一部屹立于世界法典之林的、21世紀的民法典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第一,在民法典編纂工作啟動之前,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就提出了民法典草案專家建議稿,對民法典的框架結構以及制度設計提出方案,為民法典編纂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吸納知名學者參與工作,就重大疑難問題展開討論,凝聚學界共識,對每一編都提出專家建議稿,成為法學界參與民法典編纂重要平臺。
第三,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在中國法學會領導下,積極組織學者參與民法典編纂,形成原創性理論成果,并在立法中得到轉化運用。研究會圍繞民法典編纂連續舉辦7年年會和近50場研討會,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研討重大問題,提出立法建議,充分發揮了重要智庫作用。
第四,廣大法學專家通過中國法學會立法專家咨詢會等渠道,為民法典編纂獻計獻策,實現了自己的學術抱負,描繪了人生的光彩畫卷。
第五,廣大法學專家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積極圍繞重要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著書立說,極大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法理論的繁榮和發展。在中國知網以“民法典”作為主題詞對2014—2020年間的論文進行檢索,有數萬篇學術文章,同時出版了數百本學術著作,為立法機關提供了重要參考。
學界對民法典編纂的學術貢獻,可以概括為如下方面:
一是體系構建。學界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人格權獨立成編、侵權責任獨立成編等建議,被立法機關采納,從而實現了民法典體系的重大創新。
二是制度創新。民法典從中國實際出發,借鑒國外先進立法經驗,有許多重要制度創新,背后都有學界的貢獻。例如,總則編關于主體的分類,物權編中如何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合同編中如何適應優化營商環境的需要,人格權編中如何強化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婚姻家庭編中如何促進良好家風建設,繼承編中如何注重家庭成員的互助,侵權責任編如何強化對受害人的救濟等規定,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學界的理論研究成果。
三是價值理念創新。民法典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對英烈人格利益的保護,還是見義勇為條款的規定,尤其是人格權編最為直接地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理念,充分彰顯人格尊嚴的價值,這些都凝聚著學者的心血。
四是彰顯時代特征。學界呼吁民法典應當回應新時代的新問題,應當對信息社會產生的網絡侵權以及數據保護等問題作出規定,應當對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作出有效應對,都被立法機關采納。
民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政治成果和法治成果。民法典通過后,學界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大力宣傳普及民法典,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民法學研究會發出了“帶著民法典回家鄉”的倡議,推進民法典宣傳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學習貫徹落實民法典 推動社會治理創新
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北京市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陳本宇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法典學習貫徹落實,強調以首善標準推動民法典全面有效實施,深化法治中國首善之區建設。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始終將學習貫徹民法典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以民法典為指引,不斷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努力將權利義務規范變為治理實踐,真正把法律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是大力弘揚民法典自治理念,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民法典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創設豐富多元的中國特色民事主體制度,形成了包括意思自治、平等協商等在內的私法自治原則。為了能夠保障民事主體有效自我管理,我們創建了“五民”群眾工作法,搭建了“小院議事廳”等自治平臺,廣泛組織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充分肯定行業協會規定、胡同自治規約等自治規范民事法律效力,引導民事主體通過制定“軟法規則”參與社會治理。加大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人才培養和資金支持,形成了包括院落自管會、停車自管會等自治組織,支持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有效開展公共服務。
二是全面貫徹落實民法典各項規定,努力提升核心區社會治理能力。我們將貫徹落實《民法典》和《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等法規有機統籌起來,加強物業服務企業、居民委員會建設和管理,引導其依據民法典,開展各項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工作。堅持黨建引領,組建物管會567個,成立業委會13個,業委會(物管會)組建率、物業管理覆蓋率均超過90%。堅持將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開展“美麗院落”“感動東城”等宣傳評選活動,努力將民法典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中,弘揚公序良俗,陶冶道德情操,營造良好社區治理氛圍。
三是充分發揮民法典定分止爭作用,加大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相互銜接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加大對合同、婚姻、繼承、拆遷賠償等適宜調解案件的溯源治理工作。自民法典實施以來,共計開展人民調解案件434件,開展矛盾排查2704次。充分發揮民法典在維護群眾利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準確適用民法典,將民事矛盾糾紛消除化解在民事領域,嚴防矛盾升級和激化,確保矛盾不上交、風險不外溢。
四是堅持民法典保障權利、規范權力價值導向,加快推進核心區法治政府建設。根據民法典新設定的居住權登記、高空拋物墜物調查權等內容,抓緊完善相關制度,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其中廢止12件、修訂3件。積極履行民法典規定的四大類行政機關法定職責,依法保障民事主體合法權益。將民法典納入“十四五”時期普法重點,并列入“八五”普法規劃。通過積極開展“巾幗維權·送法到家”宣講活動、線上線下普法講座等多種形式,講好民法故事,傳播民法知識。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6日 15 版)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網 珠寶國檢深圳實驗室 珠寶國檢北京實驗室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 NGTC國檢教育 國檢珠寶培訓中心上海分校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廣州 珠寶國檢NGTC研究所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