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2021年6月25日,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等在北大紅樓參觀“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為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精辟概括提出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強調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凡樹有根,方能生發;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事業之根,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由偉大建黨精神開啟,百年奮斗征程的壯麗史詩由偉大建黨精神開篇。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形成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團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2021年6月3日,位于上海市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全新開放,基本陳列“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共展出612件文物展品,較原先基本陳列展出的文物數量擴容3倍多。圖為紀念館俯拍圖(2021年5月20日攝)。孟雨涵/攝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證明,偉大建黨精神確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坐標,使我們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會忘記走過的過去,不會忘記為什么出發;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成功密碼,昭示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激勵我們不畏艱險、一往無前,團結帶領人民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
偉大建黨精神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豐厚滋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p>
我們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從成立之日起,就自覺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在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系列偉大精神滋養下,我們黨從小變大、由弱變強,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發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
偉大建黨精神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圖為觀眾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的“日出東方——從石庫門到天安門”歷史組畫前參觀。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系列偉大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
依靠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系列偉大精神的引領,我們黨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正視問題、克服缺點,勇于刮骨療毒、去腐生肌,在危難之際絕處逢生、在失誤之后撥亂反正,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成為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偉大建黨精神為革命、建設、改革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困難作斗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蘊藏著創造歷史的澎湃勢能。一百年來,在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系列偉大精神激勵鼓舞下,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我們黨都始終把握歷史主動、錨定奮斗目標,團結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披荊斬棘、勇毅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在“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的長征路上,在“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新中國建設者身上,在1800多名將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征程上的新時代黨員、干部身上,映照出偉大建黨精神的強大力量。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他們用自己的信念、初心、英勇和忠誠,譜寫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壯麗精神史詩。
偉大建黨精神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永遠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網 珠寶國檢深圳實驗室 珠寶國檢北京實驗室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 NGTC國檢教育 國檢珠寶培訓中心上海分校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廣州 珠寶國檢NGTC研究所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