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習近平總書記的實踐觀
◇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刻回答了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的強大思想武器,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實踐導向
◇十年來,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原創性思想,關鍵性抉擇,戰略性舉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實現理論與實踐上的創新突破
◇堅持問題導向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勇氣、原創智慧和實踐品格,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等重大決策和“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都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深入的調查研究中形成的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1日下午,習近平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荔枝種植園,同現場技術人員親切交流 李學仁攝/本刊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的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根本要求。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實踐決定認識,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也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習近平總書記的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實踐觀點,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著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主題展開。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實際,站在新時代前沿,回答了一系列世界難題,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觀,為我們提供了切實的理論指導。
實踐是理論之源
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一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們的后繼者們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歷史,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歷史。
實踐在發展,實踐觀也在不斷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要背誦和重復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性特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實踐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偉大實踐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另一方面,源自于習近平總書記極不平凡的個人經歷和豐富的從政經驗。長期的基層歷練中,習近平總書記積累了豐富的黨的領導工作經驗與深厚的人民情懷,他在實踐中有著切身感受和深度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短短幾十年時間里推動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使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要基本得到滿足、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各項社會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點,深刻回答了在新時代“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什么樣的經濟建設、怎么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系列問題,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7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百年大黨開辟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偉大成就作出深刻總結:“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刻回答了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的強大思想武器,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實踐導向。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彰顯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統一,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者求真務實、知行合一、實踐第一的內在品格與科學態度。
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可以說,“兩個結合”命題的提出,既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經驗和理論創新的高度概括,也是進一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現實要求。它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馬克思主義以及如何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等命題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盡管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情況與艱巨任務,亟待解決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實踐觀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練、增長本領。十年來,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原創性思想,關鍵性抉擇,戰略性舉措,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實現理論與實踐上的創新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個性問題,必須在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結合中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新路。而這條現代化新路的開辟,必須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訴求、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根基緊緊聯系在一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治國思想、人文精神與價值觀念融會貫通,開創出一條超越西方現代化的中國道路來解決實踐難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注入與時俱進的強大生命力。
堅持研究與運用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寬廣的視野、長遠的眼光研究中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提高全黨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方向,引導全黨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斗力。
堅持問題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理論的產生,源泉只能是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動力只能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要求。解決現實要求即注重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理論創新也只能從問題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中國共產黨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這三個“什么樣”和“怎樣”,關系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性質問題、目標路徑問題、力量保證問題,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堅持問題導向必須貫徹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正視矛盾、解決矛盾,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其中的主要矛盾。
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立足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和社會熱點問題尋源討本,探尋人民的真實訴求和問題的本質源頭,指明我國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主要矛盾制約。習近平總書記聆聽時代聲音,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戰略主動,高瞻遠矚,指揮若定,強調要把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思維方式和科學工作方法,有力破解我國發展的難題與挑戰。
堅持問題導向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勇氣、原創智慧和實踐品格,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之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決定性作用,但近年來部分地方主體責任失之于寬、失之于弱是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短板和弱項,我們黨刀刃向內,全面從嚴治黨,將增強主體的履職能力、促進主體責任的落實監督常態化作為主要方面,在問題的重點和弱項上全力突破,有效推動偉大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堅持問題導向的方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改革創新的理論成果。
這一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這一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事物普遍聯系觀點在實踐中運用的思想結晶,也是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實踐的理論升華。
大興調查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大了調查研究的力度,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黨的十八大一結束就輕車簡從,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和廣東其他地方考察調研。在領導全黨打響脫貧攻堅戰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從河北阜平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在貧困山區實地調查研究中形成了“精準脫貧”的新思路;此后,習近平總書記一次又一次深入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調研,提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
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要完成大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就必須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調研、經常調研,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全面了解情況,深入研究問題,把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強調在調查研究中“要實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特別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在調查研究中走馬觀花、淺嘗輒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結論、做判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調查研究,撲下身子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黨的二十大后,在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進入新時代,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等重大決策和“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都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深入的調查研究中形成的。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
調查研究必須把握實事求是這一重大原則。一定要堅持黨性原則,從客觀實際出發,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蓋問題,要堅持結論產生在調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在調查研究中愿不愿、能不能、敢不敢實事求是,不只是認識水平問題,而且是黨性問題。對調查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和各種問題,要堅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營造和保持講真話、講實話、講心里話的良好氛圍,堅決反對上下級和干部之間逢迎討好、相互吹捧,堅決反對把黨內生活庸俗化。
歷史從未終結,實踐仍將繼續。我們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在新征程上,宏偉目標,催人奮進,壯闊征程,核心領航。讓我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向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踔厲奮發、闊步前進!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網 珠寶國檢深圳實驗室 珠寶國檢北京實驗室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 NGTC國檢教育 國檢珠寶培訓中心上海分校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廣州 珠寶國檢NGTC研究所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